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2025-03-27 半岛体育app安全
昨天(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有关情况。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张云明介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超四成,有效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从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保持增长,电子、有色、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4成。从地区看,31个省份中29个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93.5%。10个工业大省平均增速为7%左右。
同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重大装备有突破,C919累计交付16架,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实现全船贯通;基础领域有突破,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全球最大打桩船主油缸等成功下线,高铁、核电装备用高性能紧固件开发及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高技术产业有突破,2024年48种创新药、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取得型号合格证,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在企业活力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公司制作、效益均高于规上工业公司中等水准。目前,规上工业公司数量达到51.2万家,较2023年末增长6.1%。2024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大规模的公司2.8个百分点。
张云明表示,工信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出台《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现行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5万亿元。上线中小企业服务网,累计为70余万家中小企业免费提供各类服务;实施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政策措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专注主业、聚力创新、梯次成长的培育体系基本形成。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张云明介绍,下一步要实施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推动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关措施,合理降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市场化兼并重组,支持优质企业做强做大。
工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40.9%,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产品性能方面,车辆平均续航能力接近500公里,智能辅助驾驶、人机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有趣,主动悬架、智慧灯光系统等配置从高档车向大众用车普及,新能源汽车成为慢慢的变多消费者的购车“首选”。
在产业体系方面,建成了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整车、制造装备等全链条、完备高效的产业体系,向全球供应了70%的电池材料、60%的动力电池。
在使用便利性方面,以充电服务为例,我国已建成充电桩1281.8万个、换电站4443座,形成全球规模最大充电网络,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国内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壁垒高企等新形势新挑战。下一步将围绕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针对性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张云明表示。
发布会上,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时介绍,工信部着力整治弹窗关不掉、“摇一摇”乱跳转等明显问题,全年责令整改和通报下架5200余款APP,“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9.7亿用户,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除各类公共互联网安全威胁1.5万余个。
在便民利民惠民方面,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逐步提升电信业务线上办、异地办的能力,APP和客服热线等线上渠道业务办理量占比超过9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全国3万家营业厅支持跨省通办,覆盖所有的区县。开展“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3000余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助力老年人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乐享“数智生活”。
“下一步将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的提高信息通信业治理水平。”谢存表示,2025年要力争全面实现电信业务线上办。深入推动网站和APP适老化改造,引导行业企业推出更多的便民惠民服务。完善APP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筑牢开发运营、应用分发、终端运行“三道防线”。